發布日期:2014-07-21 瀏覽量:3328
遲到的幸福更甜蜜,曲折的過程才完美。好萊塢有句名言:即使最糟糕的彩排,也可能意味著最精彩的演出。
7月18日紫光集團發布公告:其對銳迪科總價值9.07億美元的收購交易全部完成。從去年10月25日紫光發出對銳迪科的收購要約,到交易完成,經過長達三個季度的曲折,這筆并購終于畫上了句號。
香水背后有著常人看不到的汗水。關注紫光收購銳迪科案例的人士肯定知道背后的波折和艱辛。從公告來看,紫光集團是通過其海外下屬機構以境外融資的方式完成了本次收購。想必紫光集團在這曲折的過程中和國家相關部委進行了更密切的溝通;并且說明,在這國際化的并購之前,紫光集團的國際化應該已經悄然展開:紫光集團的海外分支機構完成境外融資,說明其海外分支機構本身顯然具備了較強的資產實力和融資能力,這為紫光以后進行更多國際并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提起銳迪科,不得不提浦東科投。與紫光堅守銳迪科不同,浦東科投今年明智地選擇了收購瀾起科技。有意思的是,如果說紫光通過整合展訊和銳迪科在產品終端為國家信息安全產業做貢獻的話,那么浦東科投則通過瀾起科技(已簽約,收購尚未全部完成)布局云端為國家信息安全產業做貢獻。對國家來講,第一次在終端和云端都有了自主可控的能夠產業化的芯片級解決方案。
與對集成電路產業“奔走相告”的影響相比,紫光的整合和瀾起科技的私有化對國家信息安全的貢獻與影響更是“一切盡在不言中”:眾所周知,在日益緊迫的信息安全的考慮中,構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產業體系就成了信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而構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體系的核心則是掌控關鍵核心技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將國際領先技術和國內安全需求相結合,才能真正解決國家在信息安全領域存在的關鍵問題。這或許是紫光整合展訊和銳迪科的深層次原因。
紫光收購展訊和銳迪科對信息安全和集成電路產業的更多影響在我去年的文章“連鎖反應引發產業大變革----------《論紫光收購展訊和銳迪科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深遠影響》中進行了詳細闡述,也正如我文章中所分析的一樣,紫光收購展訊和銳迪科后,今年國內就發生了浦東科投與CEC聯手收購瀾起科技、敦泰收購旭耀等重磅整合案例??梢哉f紫光的大手筆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深遠影響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