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10-29 瀏覽量:3332
大熱的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再次斬獲大訂單。近日,中國移動宣布計劃采購華為Mate 60權益版等五款手機產品終端共計120萬臺,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除了手機外,問界新m7的大火,讓眾多目光聚焦在華為汽車的表現。事實上,賽力斯問界僅是華為智選模式的合作方之一,接下來,華為與奇瑞、江淮、北汽等品牌合作的智選模式新車也將陸續上市,屆時,華為智選概念股有望受到市場多輪高度關注。
華為Mate 60系列供應商零部件報價和股價“齊飛”
大規模購買華為手機后,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運營商的銷售模式引起熱議。據報道,在北京五環外的某電信營業廳內,預約5臺以上就可走團購模式,縮減到貨周期,但也需與預約單臺的用戶一樣綁定為期兩年的套餐,單月月租在149元至419元之間,同時還需提前預存1200元至5280元不等的話費,可享受與預存話費等值的購機優惠。
隨著各大渠道持續加大備貨,華為手機的銷量仍在不斷攀升。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也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的數據,華為Mate60 Pro下半年出貨計劃已提升約20%至550萬~600萬部;展望2024年,華為手機出貨量可望將至少達到6000萬部。
華為Mate 60 Pro持續火爆有望帶動產業鏈相關企業的投資機會,除了備受關注的華為衛星通信、星閃技術等創新技術的供應商外,包括光學、面板、結構件、有線無線快充、3C設備等公司都正處于加速生產階段。
日前,市場傳出華為Mate 60系列屏下光學指紋模組供應商相關產品已漲價15%~20%,部分型號上漲30%。此外,柔性OLED也傳出漲價的消息。
華為手機熱賣,供應商加班趕訂單、產品漲價消息一出,A股市場炒作產業鏈熱情再度“昂揚”。其中,華為相關產業鏈中,消費電子特別是手機端供應商是本輪最受熱捧的板塊。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19日收盤(對比8月29日收盤價,下同),捷榮技術的股價漲幅高達396.87%,無疑是最大受益者。緊隨其后分別是華力創通、華映科技、歐菲光,其股價漲幅分別為140.72%、127.47%、101.33%,均超過100%。
新M7重新帶火華為智選概念股
除了大熱的Mate60系列手機,華為在汽車領域的表現同樣吸引了市場的關注。
隨著2024款M7發布后,改變了問界此前銷量低迷的現狀,從產品發布至國慶期間,大定已超5萬輛,為此,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董事長余承東激動發文表示,問界新M7創造奇跡。
受新款M7大賣拉動,華為智選概念股在國慶節后迎來一波上漲潮,其中,美利信、博俊科技、圣龍股份、科華控股、華陽集團、賽力斯等多只股票近日出現漲停情況。
接下來,問界M9也將于今年12月上市,屆時有望再帶動一波相關概念股上漲。根據計劃,到2026年,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品牌銷量將達到100萬輛。
賽力斯之后,奇瑞有望成為第二家推出華為智選車型的主機廠,根據計劃,首款智界S7將于今年11月上市,明年還將推出智界品牌首款SUV EHY,四川九洲、上海沿浦、瑞鵠模具、銘科精技、立訊精密、星宇股份、保隆科技、浙江仙通相關產品均有望上車,聚賽龍則有待進一步觀察。
而華為與江淮的智選模式由Tier 1模式升級而來,根據市場消息,合作MPV歸于問界品牌,預計目前的問界供應鏈有望受益,其中包括星宇股份、福賽科技、瑞鵠模具、銘科精技、海泰科、文燦股份、博俊科技、三聯鍛造、滬光股份、雙林股份、富臨精工、興業科技、恒勃股份、啟明信息等A股公司,動力電池方面,預計在國軒高科和寧德時代中產生。
降本壓力席卷汽車產業
“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已經是汽車行業的共識。然而,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逐漸放緩,行業價格戰持續升級,無論是電動化,還是智能化,成本優化都已經是各大主機廠核心訴求之一。
在上述背景下,降本壓力已經席卷整個汽車產業鏈。業內人士指出,在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中,主機廠毛利率持續降低,變得越來越焦慮,降本壓力持續向上游供應商傳導,導致目前整個行業都在卷,成本壓力非常大。
在汽車電動化的過程中,功率模塊的價值量正在顯著提升。根據麥肯錫統計,功率半導體從單輛傳統汽車半導體的20%占比,提升至純電動汽車半導體的55%占比。
碳化硅性能優勢明顯,一度被業內認為將取代絕大多數IGBT的市場份額。不過,在絕對的成本優勢下,越來越多業內人士認為,IGBT無法被碳化硅替代,碳化硅更適用于追求性能的高端車型,而IGBT仍將在追求極致性價比的中低端車型占據主導地位。
即使是汽車產業正朝著更加智能,性能更好的道路上“狂飆”,降本增效的壓力同樣難以避免。
曾幾何時,激光雷達的搭載數量幾乎成為衡量汽車智能化程度高低的標準。但自2023年以來,在降本壓力之下,越來越多主機廠正在減少激光雷達的用量。
以華為為例,華為高階智駕系統ADS2.0作為國內首個達到L4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可搭載3顆激光雷達。作為國內首個搭載華為ADS2.0的量產車型,阿維塔11就搭配了3顆激光雷達,售價28萬起。而同樣搭載華為ADS2.0的問界M5智駕版和新M7,卻只用1顆激光雷達,新M7的售價為24.98萬起,非常具備吸引力。
當前,汽車行業降價潮持續來襲,成本控制已經關乎各大車企的生產發展,只有不斷降低成本,才能在競爭中取勝。汽車產業在向電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的同時,更需要有超強的成本控制能力。技術創新的主要驅動力由性能提升逐漸轉向成本優化,降配或切換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或零部件上車正在成為行業趨勢。
上一篇:最強AI芯片英偉達H200發布:HBM容量提升76%,大模型性能提升90%
下一篇:氮化鎵,再起風云